西安地铁五号线由西安马腾空站到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交大创新港站,全长将近50公里,是目前为止西安运营里程最长的一条地铁线路。
地铁5号线一期线路示意图
地铁5号线二期线路示意图
陕西全运会前夕全线开通运营的西安地铁14号线,途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秦汉新城。近日,在建的西安地铁16号线一期9座车站已全部封顶,实现“三通”,将于明年上半年试运营。此三条轨道交通线路有一个共同点,优先或者与城市建设同步。其中地铁16号线一期连通大西安新中心大轴线西安欢乐谷、中国国际丝路中心、西安沣东足球中心、秦创原金湾科创区等城市功能区和住宅区,与已建成的地铁5号线、1号线构建起西咸“网状”地铁网络。连通西咸两地的地铁1号线三期也将于明年建成,西咸一体化进入轨道同网时期。因此,西咸新区与西安城区连为一体,地铁触达区域城市功能得到释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日,多项与西咸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相关的消息发布,西咸新区交通势能转换为城市动能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近日,陕西省提出了2022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13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8方面政策措施,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其中提到了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目前,西咸新区已进入西安市“30分钟交通圈”,实现了14分钟高铁到西安北站、30分钟地铁到西安市中心、30分钟行车到城区的节点目标。《百度地图2021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2021年度百城通勤⾼峰交通拥堵榜单中,西安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通勤高峰拥堵指数1.736,排名第六,通勤高峰速度为29.29公里/小时,实在很难说“快”。
如何突破城市出行的瓶颈?建设“30分钟交通圈”,城市主干道、桥梁是“大动脉”,高速出入口是打通经脉的要穴。当前西咸新区已经建设成“两环五射两联”高速路网,由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五纵五横”骨架路网已经形成,与西安中心城区互联互通道路已通车22条,区域路网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以道路建设为例,泾河新城崇文大桥、泾河湾大桥和茶香大道于2019年建成通车。据测算,从泾河新城寿平民宿小镇驱车出行,10余分钟就能抵达西安北客站,再驱车10余分钟即可到达西安城北商圈。高速方面,西安绕城高速西咸立交于去年11月正式通车,从西安城区南部、东南部区域前往能源金贸区也仅需30分钟车程。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秦汉立交于2018年建成投用,西安渭河南北两岸的车程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从朱宏路前往秦汉新城核心区开车只需15分钟。自今年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道路互联互通建设进一步加速。今年2月,西安中心城区与西咸新区互联互通道路集中开工仪式在沣东新城举行,开工项目包括陈之路-科技二路项目、昆明路-连霍高速辅道快速化改造项目等,这些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前全面建成,届时“30分钟交通圈”覆盖面将会更广。如果说道路建设为“30分钟交通圈”提供了硬支撑,那么轨道线路、公交线路等不同运量的交通工具则为这个“圈”注入了新能量。在轨道交通方面,目前新区已有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5号线二期和14号线,以及在建地铁16号线一期,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在公交线路方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开通运营各类西咸公交线路148条,其中28条线路联通西安城区和高新区、经开区、长安区等核心区域,覆盖了西安北客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重点客运枢纽,实现了与西安市地铁1、2、3、4、5、6、14号线的无缝接驳。据西咸公交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11月,成立五年的西咸公交已累计运营里程9907.57万公里,服务群众出行9584.06万人次。西咸用时间丈量城市空间,探求出行更加美好的答案,西咸公共出行的故事还在继续。
此外,西咸新区紧扣“30分钟交通圈”末端“微循环”需求,建立了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定制、通勤、动态公交、微循环、共享单车等为补充的公交体系,逐步构建多样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根据《西咸新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西咸新区以公交优先、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为规划原则,构建辐射关中城市群、覆盖西安大都市圈、连接西咸两市中心的高效、快捷对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实现西咸一体化下网络化大都市“同城效应”。“十四五”期间,西咸新区交通建设计划包括枢纽建设、轨道交通、骨架路网、农村公路、公共交通、智慧交通、绿道建设、公共停车场等内容,预计投资总额将达1374亿元。西咸绿道分布在沣河、渭河两岸,成为西咸宜居环境的主要举措,跑步、骑行已成为绿道上最美的风景线。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将有力推动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西咸一体化结构合理。未来,西咸新区将协同建立适应关中城市群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支撑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城市骨架交通网络。为全体市民、投资者、来客提供生产生活、 商务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必需和满意的交通服务。30分钟交通圈不止于交通,它也是以西咸新区为中心的生活圈。这在西咸新区已肉眼可见。